玉溪师范学院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作者:孙彦 时间:2023-05-11 点击数:

玉溪师范学院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根据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教督〔20211号)文件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审核评估工作安排,学校将于202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切实做好迎接评估的各项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评建工作以全面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的方针,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学校质量文化,建立健全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以建设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以本为本”、突出“四个回归”,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注重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社会需求适应度、师资和条件保障度、质量保障运行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的持续提升,推动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工作机制,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学生中心。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评估结果使用和督导复查,严把正确办学方向,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提出改进与发展意见,扎实开展限期整改工作,确保整改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坚持持续改进。切实把握审核评估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自评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将评建工作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和质量文化建设工作中,建立持续改进长效机制,提升质量文化,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四、组织机构 

为确保学校自评自建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学校成立审核评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评建办公室、评建专项工作组等机构。

(一)审核评估领导小组

长:姜家雄 段红云

常务副组长:

长:张亚辉 李长虹 李

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二级学院书记、院长

主要职责:审议审核和决定学校实施审核性评估的总体方案,对审核评估各阶段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决定审核评估工作相关人财物资源配置、相关配套政策等重大事项;指挥和协调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及各学院共同推进审核评估工作;审定《自评报告》《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等。

(二)评估督查组

长:李长虹

副 组 长:杨淑庆

员:卢国理

主要职责:督促与检查各二级单位评建工作。

(三)评建办公室

任:

副 主 任:贾正林 安镇宙 普春旺

工作人员:徐印芳 民 禹俊华 普春旺 林 洪 汤金丽 赵

主要职责:负责评估工作的策划和部署,以评估工作指引的方式向各二级单位传达学校评建工作的政策、要求;以专题会议的形式逐一研究审核评估指标体系及其内涵,分解、下达评估任务;撰写各类专项评估要求及学校预评估方案并安排实施;按进度要求组织全校评建工作自查、自评,分析评估现状;及时协助各单位解决评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协调、处理评建工作中的共性问题;定期综合各专项组的工作,向学校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汇报评建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反馈意见。评建办公室根据职责再分为5个工作组,即:主体报告组、状态数据组、支撑材料组、现场考察组、宣传工作组。

1.主体报告组:贾正林(组长),参与人员:赵 洋、徐印芳。负责自评报告撰写等相关文字材料工作。

2.状态数据组: 民(组长),参与人员:禹俊华、各学院状态数据负责人等。负责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填报及评估数据平台管理等工作。

3.支撑材料组: (组长),参与人员:赵珊珊、各学院支撑材料负责人等。负责所有评估支撑材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4.现场考察组:普春旺(组长),参与人员:刘伟红、金莲艳等。根据玉溪师范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工作进程,策划和对接专家进校相关事宜。

5.宣传工作组: (组长),参与人员:陈 英等。

配合宣传部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浓厚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营造校园评建氛围,建设评建工作网站及网络宣传;编制各类迎评促建宣传材料和评建专题片;设计、制作反映学校教学建设改革和人才培养成果的展板;编印《评建简报》。

(四)二级单位评建工作组织机构

各二级单位分别成立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评建工作组,明确各单位评建工作联系人,各单位评建工作联系人必须由副处级及以上领导担任并报校评建办公室备案。各单位要根据学校评建工作的统一部署开展工作,重点是建立工作机制,落实评建任务,强化评建工作和评建档案的规范,配合做好教学基本数据采集和相关支撑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五、工作进程 

为高质量、高效率完成评估的各项工作,做到重点突出、任务明确、推进有序,将评估工作过程分为宣传发动、自评自建、预评改进、专家评估和整改落实5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和学习(20233月)

工作目标:组织学习审核评估相关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校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审核评估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积极投入到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之中。具体任务:

1.召开审核评估领导小组会议,审议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

2.召开评建工作办公室会议,学习研究审核评估相关政策和方案的内涵要求,进行工作任务分解,编制审核评估学习材料。

3.召开审核评估工作动员大会,下发学校审核评估工作方案和相关迎评促建专项工作指导意见,解读工作方案内容并做工作部署。

4.各二级单位成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构,组织开展对审核评估工作方案等文件的学习和研讨。

5.各二级单位根据评估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做到职责清晰,责任到人。

6.召开教学管理干部及相关人员的学习研讨会、培训会。

第二阶段:自评自建阶段(20234-6月)

工作目标:依据审核评估的审核指标、审核重点,学校、学院、各相关单位梳理规章制度、基础数据,收集、整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资料,形成支撑材料;总结2017年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以来本单位办学成绩、特色、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初步形成自评材料,包括分项自评报告、自评依据、支撑材料等。具体任务:

1.完成校级教学管理文件的修订工作,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相关部门根据任务分工,制定工作计划,开展评估建设,撰写分项自评报告。

3.各二级单位按照审核范围要求,扎实开展自查、自评和自建工作。

1)各学院全面加强教学基本档案的建设与管理,在 2023 630前,完成教学基本档案的整改建设工作。

2)完成院级教学管理文件的制定与修订工作,各专业结合新版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完善院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收集、整理审核年限内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资料,形成评估支撑材料。

4)针对自查、自评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建设方案,及时报评建工作办公室备案,并进行整改建设。

4.2023620日,完成学校自评报告,并完成相关支撑材料的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预评改进阶段(20237-9月)

工作目标:学校组成专家组,对学院和相关单位进行预评估。各单位根据预评估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存在问题的整改,对存在的差距进行针对性建设,进一步完善《自评报告》,充实各项材料,持续改进。具体任务:

1.2023710日,根据云南省教育评估院要求完成并上传自评报告等相关评估材料。

2.各二级单位于 20237月上旬完成自评报告的撰写修改及支撑材料的梳理工作。

3.召开第二次学校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听取各评估专项工作小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提出整改建设思路。

4.学校召开评估工作会议,听取各学院及相关部门自评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交流评估工作经验,安排布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5.制定校内预评估工作方案。

6.20239月下旬,聘请校内外专家,按照教育部评估工作程序,进行校内预评估。

7.根据预评估的反馈意见,制定校、院(部门)两级整改工作方案,全面进行整改,按时完成整改任务。

8.根据预评估的意见和建议,修改、完善学校《自评报告》,进一步健全支撑材料。

9.召开第三次学校审核评估领导小组工作会议,讨论确定学校自评报告,总结前期工作。

10.编制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分析报告,更新基本状态数据库。

11.制定教育部评估专家组进校考察接待方案。

12.完成其它各项迎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专家评估阶段(202310-11)

工作目标: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受审核评估,确保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任务:

1.线上评估(1016-1116日)

1101日前完成线上评估前期准备与保障工作。

21016-1116日组织完成专家进行线上评估工作。

3)根据线上评估情况,修改完善自评报告、支撑材料、专家案头材料、基本教学状态数据分析报告等。

4)优化完善专家入校评估考察走访、听课看课、座谈访谈等环节方案。

2.入校评估(1120-1123日)

11105日前做好线下考察(校内)准备工作,为进校考察专家组提供便利的工作条件,做好专家组进校考察的接待、联络和服务保障工作。

21120-1123日,调整状态,激发热情,上下协调,全力以赴,热情、周到、细致、高效迎接专家组进校评估。

3)对评估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对评估专家和项目管理员的评价等进行汇总。

第五阶段:整改落实阶段(20241-202512)

工作目标: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评估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持续、系统地开展评估建设工作。具体任务:

1.2024131日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上报。

2.开展整改和提高工作,20251120日前完成整改并如期提交《整改报告》。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全面检验,评估结果对学校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全面的指导意义。全中心上下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做到:

1.充分发动单位员工,把每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聚集到审核评估上来,把每一个人摆到评建工作中去。

2.充分认识审核评估的意义和作用,人人树立主人翁意识、质量主体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发扬奉献精神,努力完成学校和单位交给的评建工作任务。

3.充分激发工作热情,把审核评估作为单位和个人发展的难得契机,以高度的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投身于评建工作。

(二)加强学习,提升能力

审核评估具有极强的政策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各单位和个人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评建能力,具体做到:

1.学习审核评估文件,深入了解审核评估的精神实质和指标内涵,在评建工作中做一个明白人。

2.根据各单位的性质特点,深入把握审核评估的适应度、保障度、有效度、满意度、达成度,在评建工作中做一个专业人。

3.关注学校审核评估工作进展,深入研判审核评估的复杂性、逻辑性和实效性,在评建工作中做一个成熟人。

(三)明确导向,讲求实效

审核评估注重标准导向、问题导向,各单位和个人要树立标准意识、问题意识,提高评建工作的实效,具体做到:

1.明确质量标准,发挥标准导向作用,在评建工作中做一个有质量标准的人。

2.找问题、补短板,以解决问题、补足短板为目的,在评建工作中做一个解决问题的人。

3.持续改进、形成闭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评建工作中做一个追求卓越的人。

(四)恪尽职守,保证工期

审核评估工作头绪纷繁,各项评建安排紧锣密鼓,各单位和个人要恪尽职守、保证按期完成,务必做到分工明确、任务明确、工期明确,不讲客观原因、主观困难,不发生个人拖延单位、单位拖延学校的现象。

学校将迎评促建工作作为 2023 年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对在审核评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奖励(纳入奖励绩效中)。


评建办公室

20230501



附件:评估专项工作组任务及责任单位一览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审核重点

责任部门

1.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1.1党的领导

1.1.1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情况

办公室

1.1.2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根本标准情况

宣传部

1.2思政教育

1.2.1 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情况

宣传部

马院

1.2.2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按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情况

【必选】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校生比例≥1:350

【必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全校师生人数比例≥1:100

【必选】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20

【必选】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40

马院

教务处

人事处

财务处

1.2.3 “课程思政”建设与成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建设及选树情况

教务处

马院

1.2.4 学校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

宣传部

人事处

学生处

团委

1.3本科地位

1.3.1 “以本为本”落实情况,党委重视、校长主抓、院长落实的本科教育良好氛围形成情况

办公室

1.3.2 “四个回归”的实现情况,推进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的举措与成效

教务处

人事处

学生处

团委

1.3.3 教学经费、教学资源条件、教师精力投入等优先保障本科教学的机制建设情况

【必选】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备注5

【必选】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统计要求见备注5

【必选】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占比例(要求见备注6

【必选】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要求见备注7

财务处

1.3.4 学校各职能部门服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年度考核中的比重情况

办公室


2.培养过程

2.1培养方案

2.1.1 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定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

教务处

2.1.2 培养方案符合国家专业类标准、体现产出导向理念情况

【必选】学生毕业必须修满的公共艺术课程学分数≥2学分

【必选】劳动教育必修课或必修课程中劳动教育模块学时总数≥32学时

教务处

团委

B 2.1.3 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突出实验实训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情况

教务处

2.2专业建设

B 2.2.1专业设置、专业建设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契合情况

【必选】通过认证(评估)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近三年新增专业数

【可选】近三年停招专业数

教务处

B 2.2.2 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建立自主性、灵活性与规范性、稳定性相统一的专业设置管理体系情况

教务处

2.2.3 学校通过主辅修、微专业和双学士学位培养等举措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情况

教务处

2.3实践教学

2.3.1 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情况

【必选】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

【必选】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工程实践基地、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等)数

教务处

B 2.3.2 学校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的实验教学中心数

教务处

B 2.3.3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自行业企业一线需要、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情况及完成质量

【必选】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毕业论文(设计)比例≥50%

教务处

2.4课堂教学

2.4.1 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开展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情况

教务处

2.4.2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信息化教学环境与资源建设情况

教务处

网络中心

2.4.3 建立健全教材管理机构和工作制度情况,依照教材审核选用标准和程序选用教材情况;推进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对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

【必选】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与学校应使用马工程重点教材课程数量的比例

【可选】近五年公开出版的教材数

教务处

宣传部

马院

K2.5卓越培养

K 2.5.1 产教融合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其实践效果

【可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数

教务处

K 2.5.2 加强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优化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比例结构,提高课程建设规划性、系统性情况

【必选】本科生生均课程门数

【可选】与行业企业共建、共同讲授的课程数

教务处

K 2.5.3 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以及围绕“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开展教研教改项目建设的举措及实施成效

教务处

K 2.5.4 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教务处

K 2.5.5 一流课程“双万计划”建设举措及成效

教务处

K 2.5.6 优秀教材建设举措及成效

教务处

2.6创新创业教育

2.6.1 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情况

学生处

2.6.2 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专业教育的举措与成效

学生处

2.6.3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性及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必选】本科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人数及比例

【必选】“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数

【可选】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学生处

团委

3.教学资源与利用

X3.1设施条件

X3.1.1 教学经费、图书资料、校园网等满足教学要求情况

不考核

X3.1.2 校舍、运动场所、体育设施、艺术场馆、实验室、实习基地及其设施条件满足教学要求情况及利用率

3.2资源建设

B 3.2.1行业企业课程资源库、真实项目案例库建设及共享情况

教务处

B 3.2.2 面向行业企业实际、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教材建设情况

教务处

K 3.2.3

适应“互联网+”课程教学需要的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和条件建设及使用效果

教务处

K 3.2.4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情况

科技处

教务处

4.教师队伍

4.1师德师风

4.1.1 保障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强化师德教育、加强师德宣传、严格考核管理、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

人事处


4.1.2 教师在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自觉遵守《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等方面的情况

人事处


4.2教学能力

B 4.2.1 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

人事处

教务处

科技处

4.2.2 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水平的措施

人事处


4.3教学投入

4.3.1 教师投入教学、教授全员为本科生授课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情况及实施效果

【必选】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必选】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

人事处

教务处

4.3.2 教师特别是教授和副教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及成效

【必选】教授、副教授担任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人事处

教务处

4.4教师发

4.4.1 重视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

人事处

组织部

4.4.2 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举措与成效

【必选】设有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占专业总数的比例

【可选】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本校教师的比例

人事处

教务处

B 4.4.3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教师到业界实践、挂职和承担横向课题的政策措施

人事处

科技处

B 4.4.4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管理与建设情况

【可选】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的比例

人事处


K 4.4.5 教师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人事处

对外合作交流处

5.学生发展

5.1理想信念

5.1.1 学生理想信念和品德修养

学生处

团委

5.1.2 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情况

学生处

团委

5.2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

B 5.2.1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独立解决生产、管理和服务中实际问题能力

【可选】在学期间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

【可选】本科生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公开发行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本科生获批国家发明专利数

学生处

团委


5.2.2 开展通识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措施与成效

【必选】体质测试达标率

教务处

学生处

团委

5.2.3 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开展情况及育人效果

【可选】省级以上艺术展演、体育竞赛参赛获奖学生人次数占学生总数的比例

团委

K 5.3国际视野

K 5.3.1 与国(境)外大学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以及与本科教育相关的国际交流活动和来华留学生教育开展情况

对外合作交流处

K 5.3.2 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优质教育资源的吸收内化、培育和输出共享情况

对外合作交流处

K 5.3.3 学生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实习、竞赛、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等情况

【可选】在学期间赴国(境)外交流、访学、实习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

对外合作交流处

5.4支持服务

5.4.1 领导干部和教师参与学生工作的情况

学生处

团委

5.4.2 学校开展学生指导服务工作(学业、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情况,学业导师、心理辅导教师、校医等配备及师生交流活动专门场所建设情况

【必选】专职辅导员岗位与在校生比例≥1:200

【必选】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与在校生比例≥1:4000且至少2名;【必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就业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比例≥1:500

学生处

团委

5.4.3 与学分制改革和弹性学习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辅修专业制度、双学士学位制度建设情况

教务处

K 5.4.4 探索学生成长增值评价,重视学生学习体验、自我发展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措施及实施成效

学生处

团委

各学院

6.质量保障

6.1质量管理

6.1.1 学校质量标准、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障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教务处

学生处

团委

各学院

6.1.2 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试纪律、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把考试和毕业出口关的情况

6.2质量改进

6.2.1 学校内部质量评估制度的建立及接受外部评估(含院校评估、专业认证等)情况

6.2.2 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建设与改进效果

6.3质量文化

6.3.1 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建设情况

6.3.2 质量信息公开制度及年度质量报告

7.教学成效

7.1达成度

7.1.1 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教务处

各学院

7.1.2 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

学生处

各学院

7.2适应度

7.2.1 学校本科生源状况

教务处

各学院

B 7.2.2毕业生面向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和行业企业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情况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学生处

各学院

7.3保障度

7.3.1 教学经费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资源条件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必选】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必选】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财务处

图书馆

国资办

7.3.2 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情况

【必选】生师比(要求见备注8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人事处

科技处

教务处

7.4有效度

7.4.1 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情况

教务处

各学院

7.4.2 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情况

教务处

各学院

7.4.3 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

学生处

各学院

7.5满意度

7.5.1 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学生处

7.5.2 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人事处

7.5.3 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学生处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学校地址:玉溪市红塔区凤凰路134号   邮编:653100  本站技术支持: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中心